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,是道德養成、價值觀念形成的平臺紐帶。2022年以來,市婦聯以“好家風潤童心”系列活動為抓手,找準立德樹人的“家庭”切入口,以一個個小活動、一個個小家庭為“支點”,傳播好家風,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“家”力量。
弘揚新時代好家風
“我的外公家是全國‘最美家庭’,外公一件背心穿了36年,他常常告誡我‘即使糧滿倉、油滿缸,也經不住揮霍’。在外公的影響下,我每次吃飯都是顆粒不剩,草稿紙都是正反兩面用……”近日,襄州區退休干部蔡學嶺的外孫在學校開展的“弘揚新時代好家風 做新時代好少年”演講比賽中這樣講述。近年來,市婦聯持續擦亮尋找“最美家庭”活動品牌,通過選樹“最美”、講述“最美家庭”家風故事,不斷弘揚向上向善的新時代好家風。截至目前,我市共有市級“最美家庭”621戶,荊楚“最美家庭”55戶,全國“最美家庭”29戶。
市婦聯還注重加強對“最美家庭”的禮遇,通過送獎上門、探索推出好家庭信用貸等形式,激勵廣大家長和少年兒童弘揚新時代好家風,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……
市婦聯成立了一支由200多名家庭教育專家、“最美家庭”代表組成的好家風宣講團。他們進機關、進企業、進學校、進社區、進家庭……開展各類群眾喜聞樂見的好家風宣傳教育活動。他們積極傳播好家風,讓廣大家長和孩子從中受益,幫助孩子“扣好人生第一??圩?rdquo;。
紅色家風潤童心
“外公,如今的焦家已經四世同堂,一大家子30多口人呢,您的后世子孫,沒有一個人躺在您的功勞簿上讓人看不起……”在市婦聯主辦,市傳統文化教育研究會、市昭明小學承辦的“好家風潤童心 共建清廉家庭”活動上,市昭明小學學生代表和家長共同誦讀焦裕祿的外孫寫給他的家書?;顒蝇F場,孩子們認真聆聽了趙一曼、江竹筠等革命先烈的紅色家風故事。該校三(1)班蜜糖家庭帶來了《紅色家風代代傳》情景劇。該學生的曾祖父密金言是一位老紅軍,老人為大家講述了自己的革命故事,囑咐同學們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,聽黨話,跟黨走,感黨恩。
市公安局開展“傳承紅色家風 涵養初心使命”警營親子運動會,組織“小警娃”和家長共同學習毛澤東、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家風故事,向他們宣讀《傳承家風倡議書》。
南漳縣婦聯聯合該縣教育局面向未成年人開展“讀紅色家書、寫感悟體會、提煉一句‘我的家風家訓’”活動。
今年以來,市婦聯抓住傳承紅色家風這一重點,開展“紅色家風潤萬家 童心喜迎二十大”云上展演活動,面向全市8歲—14歲少年兒童征集講述紅色家風故事音視頻315個。在全市30余萬名黨員干部家庭中開展“傳承紅色家風 涵養初心使命”主題活動,梳理出紅色家風傳承類課程100個,開展紅色家風故事宣講1045次。開展“愛心媽媽帶我學紅色家書”活動,招募1000名愛心媽媽帶領1000名留守兒童、困境兒童開展共讀紅色家書、分享紅色家風故事活動。
好家風吹進千家萬戶
今年,市婦聯積極整合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基地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家風家教實踐基地等資源,發布了由78個點位組成的12條“家風文化打卡路線圖”,瀏覽量達到20余萬人次。另外,市婦聯利用新媒體平臺定期推送好家風故事,讓優秀家風影響更多的家庭,引導廣大市民樹立健康向上的家庭價值取向。
市婦聯在精心打造10個省級“家風家教實踐基地”、45個“市級家風家教實踐基地”的基礎上,鼓勵各級婦聯組織借力借勢,整合更多資源,建立起遍及城鄉的家風基地,切實發揮以文育人的作用。市婦聯以社區家長學校、婦女兒童之家為陣地,以傳承好家風為重點深入開展“好家風家教 進萬家 走基層”“送法進萬家 家教伴成長”“親子共沐書香 強國復興有我”等系列活動。
通過打造“好家風潤童心”工作品牌,近萬戶“最美家庭”“書香家庭”“五好家庭”等優秀典型脫穎而出,為廣大家庭作出了榜樣。
(記者 孫修廷)